微信扫码

  • 025-86816058

新加坡房产新政来袭:卖方印花税上调,短期炒房者面临重击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4日15:24:01 26次浏览
分享到
新加坡房产新政来袭:卖方印花税上调,短期炒房者面临重击

2025年7月起,新加坡政府再度出手调控房地产市场——出售私人住宅时的卖方印花税(Seller’s Stamp Duty, 简称SSD)政策发生重大调整:

持有期从3年延长至4年,税率则在原有基础上每级上调4个百分点。此举主要针对短期炒房行为,旨在遏制楼花(未竣工单位)转售过热现象,保持房市长期健康稳定。

图片

对计划在新加坡购置房产的外国人和移民家庭而言,这不仅意味着投资周期的调整,更关乎税务筹划、资产配置和移民路径的选择。

以下,我们为您全面解读新加坡房产政策调整背后的含义,以及非新加坡人购房应重点关注的几个关键点。

一、新政重点:卖方印花税大幅上调

根据新加坡国家发展部、财政部与金融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公告,自2025年7月4日凌晨起:

  1. 私人住宅的持有期将从原来的3年延长至4年;

  2. 卖方印花税税率每年级别统一上调4%。

调整后,税率结构如下:

  • 持有1年以内出售:需缴纳16%的卖方印花税

  • 持有1至2年出售:需缴纳12%

  • 持有2至3年出售:需缴纳8%

  • 持有3至4年出售:需缴纳4%

  • 持有满4年后出售:无需缴纳SSD

举例来说,如果一名投资者在新加坡购买一套150万新币的公寓,并在12个月内出售,将需缴纳高达24万新币的卖方印花税。这对短期投资者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,但对长期持有、自住型买家影响不大。

需要说明的是,组屋(HDB)业主基本不受此次调整影响,因为HDB原本就有5年的最低居住年限(MOP),在此期间不得转售。

图片

二、非新加坡公民购房税率与限制更高

相比本地人,外国人在新加坡购房还面临额外买方印花税(ABSD)和类型限制。

2023年起,新加坡政府大幅提高了外国人购房的ABSD税率。目前适用的税率如下:

  • 外国人(非PR):购房需缴纳60%的ABSD

  • 新加坡永久居民(PR):首套房5%,第二套房25%

  • 新加坡公民:首套房0%,第二套房20%

换言之,一名外国投资者若购买价值200万新币的私宅,仅ABSD就需缴纳120万新币,加上普通买方印花税(BSD),整体交易成本显著提高。

这也意味着,对于希望通过购房实现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群来说,如果尚未获得PR或长期准证,其房产投资决策将受到政策和税务的双重制约。

对比来看,例如美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、英国或自身本国购买房产时,大多面临的是3%至15%的资本利得税或房地产税,税负远远低于新加坡现行的60% ABSD。因此,在考虑新加坡房产配置时,更需精细化财务规划与身份布局。

三、新加坡房产种类一览:您能买什么?

在新加坡,住宅类房产大致分为以下几类:

  1. 组屋(HDB)由政府建造,供本地家庭居住。外国人一般不能购买组屋,永久居民(PR)仅能购买转售组屋,且需与家属组家庭单位。

  2. 执行共管公寓(EC)混合性质的半政府住宅,前5年限售期内只限本地人购入。满10年后可完全转为私有产权,外国人方可购买。

  3. 私人公寓(Private Condominium)最常见的外国人可合法购买的住宅类型,配套设施齐全,地理位置优越,价格也相对较高。

  4. 有地住宅(Landed Property)包括洋房(Bungalow)、排屋(Terrace House)和半独立式住宅(Semi-Detached House)。外国人如无特别批准,一般不能购买有地住宅,除非位于圣淘沙的某些指定区域,且须获政府批准。

四、对移民客户的建议

对于希望通过在新加坡置业实现家庭移居、子女教育规划或全球资产分布的客户而言,我们建议:

  1. 尽早明确身份规划路径若有意申请新加坡的自雇EP、GIP全球投资者计划或家族办公室路径,建议在身份确认后再购房,避免高额ABSD税负。

  2. 关注持有期政策变化卖方印花税的最新调整,将影响整体投资周期与流动性管理。自住与投资策略应分开考虑。

  3. 选择专业顾问团队协助新加坡的房产交易流程、税务政策和移民身份规划相互交织,建议寻求具备多年经验的专业顾问协助全局筹划。

图片

此次卖方印花税政策调整,是新加坡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一次重要干预,也再次传递出明确信号:新加坡欢迎理性、长期投资者,同时坚决打击短期炒作行为。

对于计划在新加坡置业的朋友来说,这是重新审视自身移民身份、购房目标和税务结构的绝佳时机。

免责声明: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及公众号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未能找到文章出处,望谅解,如果有侵权行为,请与本账号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申明原文作者或者将侵权文章删除。并对转载、分享的内容、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上一条:2026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发布!伦敦六连冠被终结,这座城市成黑马,逆袭榜首! 下一条:人民日报评论:警惕针对“海归”人才的四种论调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查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。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